logo

导航切换
产品展示

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

2024-05-06 19:34:02

在赓续历史文脉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

日期:2024-04-17

“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,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,也属于子孙万代。” 

“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,既需要薪火相传、代代守护,更需要与时俱进、勇于创新。”

“把跨越时空、超越国度、富有永恒魅力、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,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,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,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。”

  
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,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,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。浩如烟海、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?百川汇流、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如何赓续传承?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该怎样继往开来,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? 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、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,深入思考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命题,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宏大视野中深谋远略,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、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,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。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、思想深刻、意义重大,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遗产工作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,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,深化了我们党对文化遗产工作的规律性认识,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。  

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》这篇重要文章,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8月至2023年9月期间有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节录。文章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实践要求、促进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,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。要认真学习领会这篇重要文章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进一步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、宏阔视野、高远立意,高质量做好文化遗产工作,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。

1.jpg

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一带是早期秦文化发祥地,被誉为“秦人故里”。四角坪遗址位于礼县四格子山顶部,是目前已发现的罕见的规模宏大、格局规整的秦代大型建筑群,体现了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的风格和气魄,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。图为2022年6月10日拍摄的考古发掘现场。 新华社记者 陈斌/摄

  

“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、忠实学习者”

“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,大漠孤烟、江南细雨,总让人思接千载、心驰神往;黄河九曲、长江奔流,总让人心潮澎湃、豪情满怀。良渚、二里头的文明曙光,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,三星堆的文化瑰宝,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……泱泱中华,历史何其悠久,文明何其博大,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、力量之源。” 

2024年元旦前夕,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,深情礼赞我们伟大的国度、伟大的文明,极大激发起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、文化自信心。 

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、10000年的文化史、5000多年的文明史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指出的,“中华民族历史悠久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”。绵延古今、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,蕴藏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。保护中华文化遗产、赓续民族历史文脉,是炎黄子孙的崇高责任,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政治责任。作为“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、忠实学习者”,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厚的民族感情和深沉的文化情怀,对文化遗产工作始终念兹在兹、关怀备至。  

在地方工作期间,习近平同志就非常关心文化遗产保护。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,对古城保护、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。在福建工作期间,不遗余力保护万寿岩遗址、三坊七巷等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,推动修复闽王祠、华林寺、琉球馆等重要历史遗迹。在浙江工作期间,亲力推动良渚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、西湖文化遗产保护、大运河综合保护利用等。在上海工作期间,要求倍加珍惜古镇、自然村落等宝贵历史文脉,做好历史风貌区保护工作,防止盲目大拆大建。  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以“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”的崇高使命感,把文化遗产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,作出系统谋划部署。先后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、文艺工作座谈会、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重要会议,并以考古、历史文明研究等为主题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,对做好文化遗产工作作出全面深刻阐述。特别是在各地考察调研时,总书记更是把考察历史文化遗产、探寻中华文明根脉作为重要内容,“文化足迹”遍及长城内外、大江南北,为守护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倾注巨大心力。 

曲阜,孔子故里。2013年11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强调,“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强盛,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。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,要坚持古为今用、推陈出新,有鉴别地加以对待,有扬弃地予以继承”。 

北京,千年古都,文脉绵长。2014年2月2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时指出,“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,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”,要求“本着对历史负责、对人民负责的精神,传承历史文脉,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,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”。  

西安,历史悠久,文化遗产丰厚。2015年2月1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安博物院时强调,“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。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、管理好,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,让历史说话,让文物说话”。

2.jpg

井冈山,是中国革命的摇篮。图为2023年6月28日在井冈山拍摄的“胜利的号角”雕塑。 新华社记者 万象/摄

井冈山,中国革命的摇篮。2016年2月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时深情指出,“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,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,我们永远怀念他们、牢记他们,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”